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按照“跳出林業抓林業、換個方式搞林業”的思路,以市場為導向、以基地為依托、以龍頭林產企業開發為紐帶、以機制為核心、以效益為目標,走“公司十農戶十基地”型林工貿一體化、產供銷一條龍的現代林業生產發展新路子,快速推進林業產業化進程。
大力營造工業原料林
新華網重慶頻道9月26日電 彭水現有森林資源中,馬尾松、楊樹、竹子等造紙用材林木樹種的面積達80余萬畝,加之工業原料林產業又是該縣今后林業生產發展的五大主導產業之一,從2002-2010年,全縣將實施退耕還林工程總面積約120萬余畝。按照“流域一品、區域一品、突出規模、形成特色”的總體要求,該縣擬將在荒山造林區域推行包衣種點播、大田截根育苗和就地營養袋育苗栽植等新的造林方式統一營造以馬尾松為主的造紙用材林木樹種20-30萬畝,相對集中連片發展25-30萬畝楊樹,江河造竹5萬畝。到2010年,全縣以馬尾松為主的造紙工業原料林基地將穩定達到150萬畝以上,可為即將在渝東南地區投資興建的林漿紙企業提供大量優質的造紙原料,成為當地農民和地方財政增收的重要來源。
開發和培育香椿產業
香椿是彭水林業的優勢樹種。目前全縣香椿總面積約10萬畝,在今后的退耕還林工程中,擬將繼續發展香椿20萬畝,到2010年,全縣香椿基地面積將達到30萬畝以上,可以進行系列開發。
加強發展竹筍產業 從現在起,彭水沿江河一帶統一規劃以楠竹為主的竹子,大力發展竹筍產業。到2010年,全縣將新造筍竹面積約5萬畝,加上現有在地筍竹面積8萬畝,筍竹基地總面積將達13萬畝,成為農民增收的又一重要來源。同時,發展筍竹產業對保持水土、豐富苗族文化、帶動旅游業的發展都將起到重要的作用。
做大做強森林旅游產業
彭水緊緊抓住茂云山森林公園被評為國家級森林公園的有利條件,加強森林旅游產業開發,壯大假日經濟,以此提高彭水林業的形象、地位和效益。圍繞“看點什么、玩點什么、吃點什么、帶點什么、留點什么”精心打造森林旅游的景區景點,切實保護好森林公園內的名木古樹、野生動物等森林珍稀資源和民族文化,保護和尊重當地老百姓的民俗民風,加快推進景區公路、餐飲、住宿、娛樂等基礎設施建設,興建“花果山”,努力豐富森林旅游的文化和內容,增強森林公園的游憩性,盡量確保游客們愿來游、游得歡、留得下、住得穩、繼續來,努力把我縣的森林旅游產業培育成為林業內部的支柱產業和縣域經濟的重要產業。
發展苗木花卉產業
按照“公司十基地十農戶”的模式,組建“苗木花卉開發公司”,形成龍頭企業,建立聯營機制,推行“集約化生產、市場化經營、社會化服務、企業化管理”的生產經營方式。根據農民群眾思想保守、怕擔風險的特點,推行龍頭林產企業出技術、出資金,農民出土地、出勞力共同入股的形式進行合作開發,與農民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共同體,真正把我縣的苗木花卉產業做大做強做出成效,并帶動全縣林業其它產業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