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狀元富陽紙”,富春江畔的浙江富陽市,造紙業已有1900多年歷史。在富陽造紙業集中地、農民人均收入近萬元的春江街道,群眾感嘆,實行循環經濟后,富春江更清,大家的錢包更鼓了。認真治理造紙業帶來的“三廢”污染,并通過節能降耗推進造紙產業整體發展水平提高,富陽造紙業走出一片可持續發展的新天地。
富陽造紙業從業人員超過10萬人,年產值突破110億元,近年隨著造紙業迅猛發展,造成較為嚴重的“三廢”污染。富陽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逐步把循環經濟理念貫穿于產業結構調整、經濟增長方式轉變。
為加快造紙行業結構調整,富陽市引導造紙產業向三個造紙工業功能區集聚發展,集中供水、供熱,集中治污。通過“以獎代補”的方式,投入2000萬元,到今年6月底前,淘汰設備陳舊、工藝落后、能耗高、污染物排放總量不達標的76條小造紙企業生產線,削減造紙產量27萬噸,每年將減少廢水排放3240萬噸。
富陽許多造紙企業通過改進工藝,實現廢水、廢氣、廢渣循環利用,取得了經濟與環保的“雙贏”。永泰紙業股份有限公司是浙江省首家通過ISO14001國際標準的私營造紙企業,他們投資5575萬元,建成日處理能力4.5萬噸的污水回用工程,通過二級處理后,廢水排放水質大大好于國家排放標準。浙江板橋紙業有限公司污水處理后中水回用,每年可節約水資源3600萬立方米﹔實現集中供熱、供電,每年可節約原煤3萬噸,還可減少煙塵、二氧化硫等排放量﹔利用爐渣、粉煤灰制造節能建材,一年可以節約耕地150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