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發起的一場“拒絕賀卡、保護森林”的活動,讓國人購買和發送賀卡的數量大大減少,蒙受損失最重的當然是郵政部門。如今又瀕臨賀卡銷售的高峰期,日前,郵政總局組織了一場專家會談,得出了合理種植和采伐樹木不會破壞生態環境的結論,令人深思。
據了解,國際上許多現代化造紙企業都有自己的專業林場,造紙所用的木材供應全部由自己供給,而且企業造林征用的土地基本都是荒地,通過種植速生豐產林等手段,使之變成了大片森林。但是,我們國家的造紙企業所用的木材從何而來呢?據業內人士介紹,我國的白卡紙生產商絕大多數通過砍伐林木獲得原材料,所用原料幾乎全部是樹木,森林資源遭到破壞。
電子賀卡的出現和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使實物賀卡受到了不小的沖擊,但是,記者在采訪中發現,賀卡的銷量仍然非常大。雖然距新年還有一個多月時間,某商場已經開辟了賀卡專柜,各式賀卡不下幾千種。營業員告訴記者,其實賀卡消費的大戶不是學生,而是公司,很多公司一買就是幾千張,利用賀卡和客戶進行溝通。一位社會學者分析說,通過賀卡傳遞感情,已經成為人們比較穩定的消費習慣,只要這種消費習慣在,賀卡就有市場。
賀卡不能在市場上杜絕,制作賀卡又要破壞資源,也許調和兩者之間矛盾的最好辦法就是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敦促造紙企業自給自足,開辟荒地,建造林場。這種辦法是否可行呢?
沈陽市林業局辦公室副主任李春晗對記者說,這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紙廠可以與商業林區的個體林戶簽訂合同,以公司加農戶的方式實行訂單林業。合理種植、合理采伐不會破壞生態,但是從保護有限資源的角度,還是提倡不要用木材做賀卡、牙簽等,而盡量使用替代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