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從聊城市環保局了解到,為建設生態文明市,市環保局把防、管、控、服結合起來,“十一五”以來,全市共拒批41個不符合相關規定的項目,并且新建成市、縣兩級監控中心。
據了解,聊城市環保局嚴把新建項目審批關,堅持環保第一審批權。自“十一五”以來,全市共拒批41個不符合規定的項目,涉及資金約33億元,防止了新污染源的產生,并且從未發生過污染事故。為強化管理,全市各級投入7000余萬,建成了市、縣兩級環境監控中心,在63家重點廢水排放企業和10家城市污水處理廠安裝了自動在線檢測設施;在具備安裝條件的32家重點廢水排放企業和9家污水處理廠安裝了視頻在線監控裝置和生物指示池,在主要河流建設了3個河流斷面自動監測站,實現了對重點污染源、重點河流斷面的實時監控。環保部門可對自動監測和人工監測超標的企業,及時發布給相關人員,確保環境違法行為及時得到查處。
在控制污染上,環保部門提高了污染物排放標準。在造紙行業實施逐級加嚴的排放標準,淘汰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的落后產能,聊城市的造紙廢水處理技術走在了全國同行業前列。此外,全市環保系統還建立了環境保護項目庫,對企業該上什么項目做了調查,并及時給企業提供信息與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