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低碳經濟成為最流行的詞語之一,引起了各界人士的熱力追捧,尤其是在校大學生,低碳經濟已成為其熱議話題。中南林業科技大學作為我國最有實力的農林類學科綜合院校之一,為我國現代化林業建設和林業產業發展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在全球氣候變暖、西南六省區嚴重干旱的大背景下,國家關于發展低碳經濟的一系列政策和林業可持續發展成為了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生極其關注的話題。為了讓在校學生了解低碳經濟與人工林發展之間的關系,通過了解企業實踐拓展學生視野,培養學生綜合發展能力,2010年3月30日,金光集團APP人工林專家、林務外宣部處長任文斌受邀在中南林業科技大學舉行《低碳經濟與科學發展人工林》報告。 眾所周知,發展低碳經濟,一方面需要通過清潔生產、節能減排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另一方面需要通過保護天然林資源和加快人工林發展,增加對空氣中已排放的二氧化碳的吸收。森林作為陸地上最大的儲碳庫,據估算,全球陸地生態系統中約儲存了2.48萬億噸碳,其中1.15萬億噸碳儲存在森林生態系統中。為此,發揮森林碳匯功能最大化,必須解決人們對木材資源的需求和森林資源保護之間的矛盾。 作為多年林業研究和實踐的專業技術人員,任文斌先生結合世界森林資源變化指出:森林資源與人口數量增加和人們的物質文化需求呈反向關系。在工業革命之前,森林資源的變遷主要是一種自然調節的過程,隨著人口數量增加,作為人類主要生存能源依賴的森林資源,呈現減退趨勢。但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和世界人口的急劇膨脹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石油、煤炭等能源成為了人類主要的依賴能源,而森林資源的功能也發生了較大轉變,一方面森林資源仍然是落后地區能源的主要依賴,同時也是以木質資源為主的各種產品的主要原材料,而且還成為了社會公眾的生態文化依賴,其內在的價值功能已超出物質功能范疇。因此,主動培育森林資源、通過科學發展人工林來彌補森林資源自然發育的不足,以滿足森林生態功能、碳匯功能和木材功能成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 任文斌先生的報告結合金光集團APP中國在我國踐行林漿紙一體化的具體做法,詳細介紹了企業科學發展人工林,在人工林經營過程中采取主動的生態環境管理措施,在滿足人工林木材生長量指標的前提下,通過制定環境方針,開展環山水平帶作業、保留林緣及溝谷地帶原生植被、減少化學品使用等措施,提高了人工林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公益功能,同時間接保護了天然公益林,最大限度地發揮了森林資源的整體功能。 在清潔生產節能減排方面,金光集團APP在產業鏈下游的制漿造紙工廠投入巨額的環保投入,使造紙業污水處理技術先進,污水排放優于國家強制標準額度甚至幾十倍,達到世界領先水平。金光集團APP還在紙漿造紙企業碳足跡及碳排放評估方面在國內邁出第一步。近日,金光集團APP旗下金東紙業(江蘇)股份有限公司順利完成英國碳信托有限公司(Carbon Trust)在中國推行的碳先鋒試點項目,成為首家遵循國際領先的PAS2050標準完成產品碳足跡測算的中國企業。 報告會期間,任文斌先生與同學們進行了廣泛交流,并就同學們關心的問題進行了解答。針對有同學提出近期網絡上盛傳西南地區遭受嚴重干旱與金光集團發展桉樹人工林相關。任文斌先生引用國家林業局桉樹中心、中國林科院熱帶林業研究所、華南農大、廣西林科院等機構的研究成果給同學們作了詳細解答,桉樹作為我國人工林重要樹種,在我國的引種歷史已超過一百年,大面積種植已超過五十年,多年的種植和研究證明,桉樹人工林和其他樹種人工林一樣,雖然生態功能弱于天然公益林,但是仍然具有涵養水源、防風固沙、保持水土等功能。對人工林經營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能歸結為樹種,而應該通過采取科學合理的經營管理措施來解決。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生環保社團綠源協會的同學們和相關專業的200多名同學參加了報告會,報告會引發了同學們極大地興趣,大家認為APP專題報告為在校大學生了解低碳經濟,了解林漿紙一體化綠色循環經濟以及森林資源變化和科學發展人工林提供了參考和借鑒。很多同學表示將借鑒APP的實踐,在自己的學習生活中貫穿低碳經濟理念,還有的同學決定將自己的挑戰杯主題選擇以APP在低碳經濟方面的實踐進行研究。(通訊員/藍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