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315曝光了寶潔造紙廠、晨光紙業等企業生產的用來擦嘴的餐巾紙,其實還不如上廁所用的衛生紙干凈、安全,這種餐巾紙竟然是由脫墨紙制成的。在推崇綠色健康消費的今天,平時三餐必用的餐巾紙披著一層潔白的外衣的背后,誰也想不到帶著油墨、污跡,甚至是廢棄藥品包裝和夾雜著糞便的廢紙也會被用來擦嘴。屢屢曝光食品安全問題,擔心吃肉吃到瘦肉精,喝奶喝到三聚氰胺的同時,順手拿來擦嘴的潔白無瑕餐巾紙,竟然同樣潛伏著健康隱患。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金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餐巾紙沒有列入食品紙范疇,也沒有實行QS(質量安全)準入制度,這讓規范使用成為監管盲區。
餐巾紙是生活的必須品,每天都要接觸,以“白”為凈的傳統觀點使消費者并不了解餐巾紙的制作流程,單從表面去判斷健康與否,專注于表面的消費者無法看清那些所謂“潔凈”餐巾紙的本質,這就使餐巾紙隱藏的質量問題很容易被忽視,加上餐巾紙的市場需求量大,這也讓一些不法商家有了可乘之機。
部分小企業出售的以脫墨紙為原料制作的餐巾紙,沒有生產和衛生消毒的任何信息。據了解, 用于制作餐巾紙的脫墨紙,是廠家回收廢舊書紙、舊報紙,雜志加入燒堿后打制成紙漿,然后通過熒光增白劑脫墨制成紙。根據國家相關規定,生產紙廠只可以使用木料、竹子等,不可使用任何回收紙及其他回收纖維狀物質做原料。用于制作餐巾紙的符合國家標準原材料每噸大多在1萬元左右,使用脫墨紙制作餐巾紙的成本較低,每噸5千多元。 經315曝光,河北石家莊宏飛餐巾紙廠、霸州等造紙廠里面,衛生紙普遍采用脫墨紙制作,未經處理屬于劣質的餐巾紙,顏色發黑,紙質不光潔,雖然也是軟的,但它摸上去沒有細膩感,而且一沾水就爛,有的能看到紙上有黑點。衛生紙和餐巾紙都是用同樣的原料和同樣的生產線,不同的只是名稱和增白劑的用量。在國家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標準里,對于餐巾紙這樣的紙巾紙,原材料應無毒、無害,無污染,為了逃避檢查,一些非法商家對外大都宣傳是生產衛生紙的。
企業向餐館提供的餐巾紙價格低廉,餐館都是免費向消費者提供餐巾紙。這些免費“餐巾紙”是否安全?“衛生紙不能等同于餐巾紙。”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秘書長董金獅說。據了解,2002年7月1日起,衛生部頒布的《消毒管理辦法》明確規定:禁止用衛生紙代替餐巾紙讓消費者使用。這種未經安全處理的餐巾紙,還不如上廁所的衛生紙干凈安全。
董金獅介紹,衛生紙允許采用回收紙做原料,回收紙或再生紙不能用于生產餐巾紙,一些造紙廠用回收紙來生產衛生紙,為了讓紙變白等,會在生產中加入脫墨劑、滑石粉(碳酸鈣)、熒光增白劑、漂白助劑等化工原料。同時,一些紙廠出于生產便利考慮,往往混產衛生紙、餐巾紙,原料也可能混合使用。國家質量監督總局有明確規定,生產餐巾紙,只可以使用木材、草類、竹子等原生纖維作原料,不得使用任何回收紙、紙張印刷品、紙制品及其他回收纖維狀物質做原料。
脫墨紙制作餐巾紙的新聞爆料后再次敲響了衛生安全行業的警鐘,引起更多消費者的關注,使用脫墨紙制作的衛生紙對人體有怎樣的影響?董金獅認為,有可能是黑心廠家在生產過程中人為添加有毒有害熒光增白劑、工業滑石粉等。滑石粉屬于礦物質,人吃多了會患膽、腎結石,若使用的是工業滑石粉,里面還含有鉛、鎘等重金屬,容易對人的神經系統、血液系統產生損害,甚至影響兒童智力發育,如果使用氯氣漂白劑等,甚至會產生二惡英等,容易致癌。如果使用廢紙做原料,可能還會含有大量細菌、重金屬、真菌等,生產中不消毒,更多細菌將會殘留,長期使用會引起腸炎、傷寒、痢疾等疾病,有的甚至還可能攜帶肝炎病菌。
專家提醒,紙面如果有黑點、孔洞,則為劣質紙巾,劣質餐巾紙聞起來香味過重或者有刺鼻氣味,遇水破裂、一抖掉毛掉渣的餐巾紙最好不要使用。隨著天氣漸漸炎熱起來,各種病菌更加活躍,毒餐巾紙在一些小成本飯店和大排檔里尤其常見,請大家注意甄別、謹慎使用。市民在外就餐時,最好使用自己隨身攜帶的優質紙巾比較安全。
劣質餐巾紙的出現,原因一方面在于部分廠家忽視消費者身體健康而盲目追求利潤,另一方面也在于有關部門疏于監管。食品安全行業問題的不斷出現,加強安全監管也是迫在眉睫,餐巾紙生產雖不屬于食品生產行業,它與消費者的生活也緊密相關。監管不到位,不法商家投機倒把,消費者的利益也就受到了損害。在剛剛結束的兩會中,食品安全監管被當作重點來討論,如何監管,代表們也遞交了一些提案,包括組建食品行業協會和各行業分會,作為行業自律的依托,制定相關規則,為行業自律提供依據和準則,市級管理部門應要求各行業協會制定本行業安全自律辦法,并報所在地區行業監督局備案,一些委員還提議對損害消費者利益的不法商家加倍賠償等等。代表們的建議很具有建設性,這些措施用來規范餐巾紙等生活用紙的生產同樣具有指導意義,政府監管部門也應當嚴把質量關,但一個行業要想持續健康的發展,還需要生產廠家切實以消費者利益為重,在生產過程中做到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