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市首個環保又低碳的石木地板石頭造紙項目落戶永豐縣。閩粵贛邊客家商會將投資2億元對永豐縣碳酸鈣資源進行綜合精深開發,利用全國先進技術,加工生產石木地板和石頭紙。項目一期工程于5月開工建設,預計2012年6月投產,項目年產值達4億元,二期工程也將于2012年6月啟動,著力打造“石頭造紙城”,形成年產36萬噸以上石頭紙和年產1000萬平方米石木地板的產能。
石頭造紙是一項全新的造紙技術,與傳統的造紙工藝不同,堪稱是世界造紙行業“里程碑式”的革命;其造紙的主要原料為碳酸鈣粉,整個生產過程不用木漿、不加水,不用強堿、強酸、漂白劑,不排廢水、廢氣、廢渣,具有節能、環保、無污染的特點。石木地板石頭造紙項目的落戶是永豐縣轉變理念,創新模式,推進資源縣低碳循環發展取得的喜人成果。
近年來,永豐縣依托碳酸鈣、有色金屬、醫藥化工、綠色食品四大主導產業,切實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發展質量,構建了“園區化承載、大項目支撐、板塊式發展、集群化推進”的低碳循環發展模式。該縣積極引導企業延伸產業鏈條,努力實現資源綜合利用、企業循環生產、產業循環發展。在積極招商引資、做大規模的同時,有選擇地引進生態補鏈型項目,鼓勵碳酸鈣產業、有色金屬產業、醫藥化工等行業針對自身產品、工藝特點增補原材料循環、水循環、余熱余壓利用項目。全面推行節能低耗清潔生產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引導組織企業內部和企業之間、行業之間、區域之間搞好資源協作,減少資源投入和廢棄物排放,提高廢渣、廢水、廢氣的綜合利用率,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節約型增長方式。“十一五”期間,全縣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5%,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30%,空氣質量達到二級以上。
同時,永豐縣把低碳循環產業的落腳點放在工業園區上,鼓勵企業退城入園,逐步形成產業、技術、勞動力等生產要素的高度集聚,實現集約、節約、生態同步發展,從而形成多元化、多層次的循環經濟產業鏈,加快主導工業聚集。工業園區僅碳酸鈣企業就有7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2家,生產線80多條,擁有同行業“全國十強”企業,為江西省最大的碳酸鈣加工生產基地,碳酸鈣產量占全國產量的6.4%。2010年,永豐縣有色金屬產業、碳酸鈣產業和醫藥產業三大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和稅收分別占全縣工業的66%、64%。園區經濟規模、效益貢獻、投資強度、發展后勁、土地利用、環境保護等主要指標達到“省級二類園區”標準,“省級生態園區”規劃獲得省里審批。
按照生態資源產業化、產業經濟生態化的發展理念,永豐縣在保護生態環境中推進低碳循環發展,加快礦山生態恢復治理,加強流域綜合治理,減少水土流失,提高生態涵養能力,開發利用清潔能源,力爭到2015年,全縣礦山生態恢復治理率將達到60%,水土流失治理面積達到85%,主要河流優質水率達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