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渭南市政府有關部門獲悉,近年來,渭南市環境保護工作以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為落腳點,圍繞讓人民群眾更多、更快地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提升幸福指數為目標,狠抓污染減排,強化項目管理,深化生態建設,下勢推進重點區域和行業的環境治理,環境質量得到持續改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成效顯著。
近年來,渭南市抓住著力解決環境熱點難點問題這一切入點,扎實推進環境綜合整治,先后開展了飲用水源地、危險化學品、尾礦庫、重金屬等環保專項行動,對秦嶺北麓采石業、富平蒲城石灰窯、韓城龍門園區等環境區域問題實施了綜合整治。華陰、華縣編制了《秦嶺生物多樣性保護規劃》等6部專項規劃,關停了省202線和大敷峪河道兩側可視范圍內的所有采石企業;蒲城、富平制訂了石灰窯綜合整治方案,取締了土法石灰窯183家、關停粉灰廠49家,引進環保型白灰窯9個,重點區域環境問題得到有效遏制。
渭南市域環境質量持續改善。12座縣級污水處理廠建成投運,13家造紙企業零排放工程穩定運行,5家造紙企業和8家果汁企業建設了污水處理設施,工業廢水日處理能力達到54萬噸,生活污水日處理能力達到27萬噸。今年,我市對19個斷面及重要排污口每月實施水質考核、水污染補償及處罰制度。上半年,渭河出境斷面化學需氧量、氨氮的平均濃度同比分別下降21.3%、43%。15臺10萬千瓦以上的火電機組全部建成了煙氣脫硫設施,累計拆除改造市區燃煤鍋爐470臺。特別是從2009年以來,渭南市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連年超過了300天,顯著改善了廣大市民的人居環境。
在加速推進現代農業進程和農村環保工作中,渭南市以中心城市創模帶動各縣(市、區)創模,城鄉梯次推動,開展了一系列農村清潔工程建設和生態縣(鄉、村)創建活動,扎實推進環保專項整治和生態建設,以農村飲用水源保護、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生活垃圾處理等工作為重點,積極探索農村環保的新路子。全市已建成省級生態示范縣2個、生態鄉鎮3個、生態村2個,市級生態鄉鎮15個、生態村30個。
目前,通過積極推進結構減排、強化工程減排、細化管理減排、加大環境監測和目標考核力度等有力措施,污染減排取得了重大進展。全市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學需氧量排放均超額完成省上下達的目標任務。2011年全市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別較上年下降4.3%、2%、1.51%,2012年上半年,又分別同比下降了2.5%、1.83%、1.6%,有力促進了全市經濟社會的健康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