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近期山東省環保廳巡查和重點督察情況看,仍有部分企業頂風而上、惡意偷排,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的任務依然艱巨。
“在全省平均降水比常年偏少19.6%的情況下,前3季度山東水環境質量保持了持續改善的良好態勢,但全省‘藍天白云,繁星閃爍’(能見度10公里)的平均天數卻同比減少了8.4天。”山東省環保廳副廳長謝鋒在17日舉行的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透露。
生態補償全覆蓋據謝鋒介紹 ,前3季度全省重點河流斷面COD 平均濃度為24.8mg/L,同比基本持平;氨氮平均濃度1.08mg/L,同比改善18.5%。受日照市個別斷面水質大幅度惡化影響,半島流域水質出現反彈。半島流域COD 平均濃度為26.4mg/L,同比反彈9.5%;氨氮平均濃度為1.33mg/L,同比反彈47.1%。全省17城市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79g/m3,同比改善14.1%。“藍天白云,繁星閃爍” 天數平均為110.4天,同比減少8.4天;最多的城市是威海市,為194天;最少的城市是濟寧市,為67天。
第三季度,省級財政共計發放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資金3050萬元。全省17個市均由于環境空氣質量同比改善獲得省級財政給予的生態補償資金,其中菏澤市獲得的補償資金最多,為460萬元。今年前3季度,省級財政共計發放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資金11579萬元,其中聊城市獲得的補償資金最多,為1497萬元。
深化“治用保”對于備受關注的區域性大氣污染防治效果,謝鋒表示,《山東省區域性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等6項新地方排放標準實施一年來,全省已掀起了大氣污染治理的新高潮,部分企業直接瞄準2020年標準限值制定改造方案。除今年應關停淘汰的項目,省統調機組二氧化硫全部達標排放。但部分地方和自備電廠、鋼鐵企業和玻璃生產線二氧化硫由于正在治理過程中,超標排放較多。據統計,今年9月份,省控重點企業194家超標,超標率為34.1%,主要為氮氧化物超標。謝鋒坦言,新標準在實施過程中存在一些困難。國家下達山東的氮氧化物總量減排計劃與山東標準要求時限不銜接。而有的企業建廠時間早,建設時未預留治污設施建設場地,治理方案無法滿足加嚴的標準要求,也為執行新標準帶來困難。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部分企業效益下滑,降低環保投入,造成污染物超標排放。部分企業違法建設,治污設施不配套的問題依然存在。而部分行業由于治理技術不成熟,現有技術難以實現穩定達標排放。有部分行業受生產負荷影響,治理效果不佳。據謝鋒介紹,我省將強化工業污染防治、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持續開展煙(粉)塵“隨手拍”和“環境監測開放日”活動,強化聯動執法,完善17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狀況、生態補償資金發放情況、未達標企業的治理計劃和達標時限、環保部門的處罰等信息公開內容,推動空氣質量改善。
“從近期省環保廳巡查和重點督察情況看,仍有部分企業頂風而上、惡意偷排,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的任務依然十分艱巨。”謝鋒表示,自今年7月1日起,省環保廳已經對COD超過40、氨氮超過3mg/L的省控斷面責任地區,實行了涉水建設項目從嚴審批,督促責任地區盡快采取具體、有力的措施,限期恢復水質達標。我省將進一步深化“治用保”流域治污體系。從每一個小流域入手,以不達標或不穩定達標斷面為導向,采用斷面倒逼的原則,對“治用保”各個環節進行梳理,逐一查漏補缺,努力實現行政轄區內部“治用保”體系的全覆蓋。解決污水直排環境問題。以不達標和不穩定達標斷面為導向,組織開展第二批城市建成區污水直排口專項調查及整治工作,督促地方政府加快推進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建設,提高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