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語:3月1日,華印小編來到了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參加國際濟豐包裝集團(股票代碼:1820,港股)2017年度碳中和授證頒發儀式。碳中和是啥玩意?和傳統的紙包裝業隔了十萬八千里遠!說實在話,去之前小編認為這不過是包裝行業的一個邊緣活動,無非是拍拍照給主辦企業寫一篇簡訊宣傳報道即可。但短短半天的活動,卻幫我打開另外一個視角來看待這家包裝企業的特有文化建設之道!很多事可做可不做,你會做嗎?做了,就算世界沒有變好,至少你變好了,你的企業變好了!濟豐包裝就是帶著讓世界好一點點的初衷,在紙包裝企業經營上自愿碳減排長達10年,他們因此成為獨特的自己,成為“包裝之光”,難道不值得你學習嗎? 
▲國際濟豐包裝集團董事會主席鄭顯俊先生(右四)、大唐碳資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崔宇先生(右三)、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總經理助理李瑾女士(左五)等嘉賓出席了頒證儀式 為什么要做碳中和? 
▲國際濟豐包裝集團董事會主席鄭顯俊先生 “環保是長遠的事。我們覺得,對的事就要堅持做。”國際濟豐包裝集團董事會主席鄭顯俊先生在頒證儀式上首先做了發言。他表示,堅持環保是流淌在濟豐包裝血液里的理念。這種在紙包裝產業超前的環保理念讓濟豐包裝成為國內首個、迄今為止也是唯一實現碳中和的瓦楞紙制包裝企業。 至于為什么這么做,鄭總表示這是一種應盡的社會責任。作為企業來說,他們認為有義務回饋社會、回饋自然,所以愿意每一年自愿拿出這部分資金、花精力做這件有意義的事。 
從2009年開始,濟豐包裝開始聘請第三方評估機構對工廠的碳排放、碳足跡進行核查,按照國際碳能源交易價格,通過天津、上海的環境能源交易所購買對應的排放額度,這部分額度則用于一些無碳排放的公益項目。據悉,自2016年度開始濟豐包裝的碳中和交易選擇與中國水利電力物資集團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大唐碳資產有限公司進行,交易額度用于西部地區的水利發電項目。 
例如,此次濟豐包裝通過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購買38666噸中國核證自愿減排量(甘肅文縣麒麟寺111兆瓦水電站項目),用于抵消2017年度上海濟豐包裝紙業有限公司旗下九家工廠所產生的碳排放,實現碳中和。 截至2017年12月31日,濟豐包裝總共進行碳中和交易額度283191噸。十年的堅持,國際濟豐包裝集團通過碳中和在降低治理污染社會總成本、延緩氣候變化和環境保護等方面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貢獻! 
▲大唐碳資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崔宇先生 大唐碳資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崔宇先生在頒獎儀式上分享到,在綠色發展的新常態下,環保理念逐漸升級,各行業都在發生變化,而濟豐包裝的綠色行動則為紙包裝產業發展拓展了新的思路。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總經理助理李瑾女士則盛贊濟豐包裝十年綠色發展中展現出的自發責任感,并看好濟豐包裝未來能因綠色發展的價值取向而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和社會各界的支持。 碳中和的意外收獲 ▲2018年12月21日,國際濟豐包裝集團成功完成了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圖片來源:濟豐包裝) 近年來社會趨勢已經發生改變,一家公司如果要長久發展,不能只講究經濟上的效益,要兼顧對社會、環境的影響。目前,碳中和完全是自愿行為,政府是沒有任何補貼或者政策援助的。但堅持做下來卻給濟豐包裝的經營活動和生意都帶來了益處,更為重要的是給企業形象帶來了正面影響,這是濟豐包裝最為在意的。 從經營上,碳中和作為一項完整的計劃,已經自上而下滲透到濟豐包裝所有工廠的所有管理環節,這對于他們的精細化管理大有益處,例如碳中和考核已納入濟豐年度對工廠及高管的考核之中,已成為一種企業文化根植于日常管理中,督促他們在產能不斷提升時盡力去做到碳減排;從生意上,碳中和與很多客戶的環保理契合,尤其是一些大型的跨國集團客戶,所以他們愿意采購濟豐包裝生產的包裝產品,并認為相比于其他供應商,濟豐包裝的紙箱更能稱得上是綠色包裝。 濟豐包裝做碳中和的初衷是自覺地踐行企業社會責任,沒想到的是意外收獲了市場的尊敬和認可。對于濟豐包裝而言,環保不是表面工作,而是持續的節能降耗。據悉,為了進一步減排,濟豐包裝旗下已有工廠開始安裝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以進一步降低對能源的依賴和能源成本。綠色環保任重道遠,紙包裝行業已有綠色環保標桿——濟豐包裝! 碳中和的啟發 
(截圖來源:歐萊德官網) 相信在瓦楞紙制包裝行業里,跟小編一樣,不熟悉碳中和的人占大多數。其實,在各行各業都有踐行碳中和的標桿企業。華印小編無意中在一篇公開報道中發現,在中國臺灣有一家生產出世界上第一個碳中和洗發精的廠商的經營理念就很特別,其很多節能減排方式可以用“變態”來形容,對紙包裝企業環保絕對有參考價值。 這個亞洲第一座環保化妝品綠工廠: 1、有電梯不給人搭只給貨搭; 2、工廠在設計的時候就思考到風向還有太陽位置,甚至讓建筑物傾斜避免太陽直曬而浪費空調電力,并在其外廣種植物創造綠蔭,一年里面三百天不必開空調。最厲害的點是這個建筑不但省電,還可以自行發電!每年向臺灣電網銷售富余的電力,4年來已賣出210萬元的電力; 3、堆放貨物的棧板都是自己研發設計,尋求環保材質,最后用礦泉水瓶蓋回收制成,符合力學結構,所以雖輕但耐重; 4、宅配的紙箱則為了減少不環保的膠帶使用,也自行設計,折疊便能成形,且精致美觀,讓每一個收到貨的消費者都會覺得舍不得丟掉,減少垃圾制造(FSC認證紙張、大豆油墨印刷、可分解空氣袋、回收紙環保紙箱、可分解購物袋、環保填充包、環保桶)。 當然,像這種的節能減排都需要大量金錢和時間的投入,有人要笑這樣的老板是不是腦子壞掉了,這不都是增加成本嘛,在微利時代不是自尋死路?但就是這種超前的綠色環保的理念結合專業產品,讓這家臺灣企業打進了最難進入的歐盟和日本藥裝市場,甚至因為是亞洲第一座環保化妝品綠工廠而被邀到聯合國會議演講。 看來,只要你敢想敢做,人人都有機會保護地球的同時追求可持續發展。目前,開展可持續發展業務最大的挑戰是,視野要從傳統的經濟效益角度,轉變為更加平衡的商業模式,這需要時間。 請像濟豐包裝那樣將碳中和作為一項長遠規劃的投資吧,這樣不僅可以降低對環境的負面影響,還可以令你的企業內部在運作方面的效益提升,甚至公司整體能力的增強。更有“野心”的業內企業,甚至可以借助實施碳中和加強對清潔技術的了解,抓住碳市場的投資或被投資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