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綠色低碳”融入發展血脈,致力打造中國漿紙行業產業升級、技術進步綠色發展的標桿企業。亞太森博(山東)漿紙有限公司近年來不斷深耕“漿紙纖”一體化發展,通過自主創新與產業鏈的不斷延伸完善,產業的美麗新圖景逐漸顯現。 
記者 楊陽:這里是亞太森博年產50萬噸高檔文化紙生產線,去年實現了全線達產。在中國市場上,每3張高端復印紙里就有一張是亞太森博生產的。除了國內市場,這里的產品已經打開了東亞及中東市場。 100多米的生產線上,54臺烘缸組成10組,每臺烘缸重達16.8噸,長度超過11米,這是針對亞太森博鮮漿造紙特點而專門客制化生產的紙機。在這條生產線上,鮮木漿就地“變紙”,成為終端產品,這也成為亞太森博由“漿”向“紙”延鏈、補鏈、強鏈的重要里程碑。 
金鷹集團山東公共事務總經理 亞太森博(山東)漿紙有限公司黨委書記 李潤明:以前鮮漿要拉到外地造紙,就像拼圖少了一塊,產業鏈總懸著“斷點”。現在,鮮漿在廠區內直接“變身”,省去了烘干、包裝、運輸、碎解的冗余環節,不僅降低了15%的能耗,更讓產業鏈中下游的布局“緊湊又含金”。 亞太森博從最初只有木漿、白卡紙板2種產品,到如今覆蓋萊賽爾纖維、生活紙、文化紙的5大品類,單一工廠早已蛻變成綜合性工業園區,這塊“紙”的拼圖,終于讓零散的“漿”有了落地的支撐,產業鏈不再“懸空”。 金鷹集團山東公共事務總經理 亞太森博(山東)漿紙有限公司黨委書記 李潤明:這是我們自主研發的護眼紙,與普通紙相比顯色更好,還能讓孩子眼睛不疲勞。萊賽爾纖維是100%純木源纖維,有很好的親膚性、吸汗性、柔韌性和環保性能,可完全生物降解,被稱為“21世紀的綠色纖維”。 記者 楊陽:拼拼圖得守底色,環保就是亞太森博的“底線塊”。你們看這杯剛接的處理水,清澈得能看見杯底,它的“守護者”就是這套AIWater System智能水處理系統。 金鷹集團山東公共事務總經理 亞太森博(山東)漿紙有限公司黨委書記 李潤明:這套系統能秒級檢測水質,自動調藥劑、控工藝,比人工調控精準多了,每年能省10%的能耗,還能省二三百萬元的成本。 20年來,亞太森博總投資近300億,其中環保投資就占了70億元,其生物質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比例達到83%以上,成為行業內領先的零異味工廠,并被評選為“國家綠色工廠”。 此外,亞太森博20年來的年產值、稅收、進出口總額等,都實現了近十倍的增長,這些數字背后,正是“企業跟著城市走,城市推著企業跑”的雙向奔赴。目前,“日照造”的漿紙纖產品,已銷售到世界70多個國家和地區。 金鷹集團山東公共事務總經理 亞太森博(山東)漿紙有限公司黨委書記 李潤明:我們還會持續增資,不斷拉長產業鏈,把漿紙纖的拼圖,越做越大,越拼越全,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亞太森博的積極貢獻。 記者 楊陽:當“漿”的根基、“紙”的支撐、“鏈”的連接、“綠”的守護,在日照嚴絲合縫拼接,這不是一幅孤立的企業圖景,而是一座城市與企業攜手,用20年時間拼出來的高質量發展答卷。從一片木片開始,拼出的不僅是亞太森博的“新賽道”,更是日照產業升級的“新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