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7日從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了解到,《造紙產業發展政策》(草案,簡稱“發展政策”)和《造紙工業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征求意見稿,簡稱“規劃綱要”)已經完成了新一輪討論。 規模和環保將成為造紙產業發展的重要指標。
記者了解到,日前發改委工業司組織銀行系統召開了“造紙工業發展情況溝通會”。會上,銀行系統的代表針對我國造紙工業發展中存在的產業安全、內外資融資、以及如何支持國內企業做大做強等問題展開了討論。
發改委人士告訴記者,我國的造紙業,實際上是屬于資金密集型產業,它的發展需要大量資金支撐。資料顯示,國內每百元年產值占用的固定資產,造紙工業為89 元,化學工業為80 元,石油工業為82 元。據統計,中國年產萬噸以下的小造紙廠有5000家以上。它們普遍存在著生產工藝落后,技術裝備水平低,能耗、水耗偏高,產品質量差,污染嚴重等問題。
在資源和環境問題的壓力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特別提出了“調整造紙工業原料結構,降低水資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淘汰落后草漿生產線,有條件的地區實施林紙一體化工程”的要求。據介紹,正在擬訂的《發展政策》和《規劃綱要》將充分貫徹以上要求。
據了解,《發展政策》將提出,對生產規模不經濟、技術落后、經營分散、污染嚴重,而又無力治污或無法穩定達標的造紙企業予以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