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在人類社會文明進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被國際公認為“永不衰竭”的工業。由于我國造紙企業普遍規模較小、結構雷同、粗放經營,加上近年來國際市場上不斷飆升的原材料價格,導致我國造紙企業經濟效益普遍較差。面對嚴峻的現實挑戰,中國造紙企業如何化危為機、率先突圍實現轉型,關鍵在于推進信息化改革,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效率,實現由傳統企業向現代信息企業的蛻變,繼而走上一條集約化經營的發展之路。
首先,實現造紙行業的信息化,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場機遇。我國的造紙行業要想在激烈市場競爭中把握機會,開拓業務,就必須有高度現代化的信息收集、反饋系統。通過建立完善的企業信息系統,可以有效管理市場需求,精確市場預測,進而把企業的內部生產、銷售、物流等各部門與外部的供應商、客戶有效連接起來,實現供應鏈體系的高效協同,幫助企業快速響應市場,不斷拓展利潤空間。
其次,實現造紙行業的信息化,可以幫助企業優化流程、強化管理。目前造紙業已經基本實現了基礎自動化和過程自動化,并且在此基礎上形成了相對獨立的系統,但是每個系統都有各自的處理邏輯、數據庫、數據模型和通信機制,他們形成了一個個信息孤島,缺乏信息資源的共享和生產過程的統一管理。通過信息化集成平臺可建立數字化透明工廠,理順企業人、財、物、產、供、銷等各個環節,實現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集成與控制。
再次,實現造紙企業的信息化,可以切實提升企業國際競爭力,開拓紙品國際市場。我國加入WTO后,造紙企業在迎來更多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信息化已成為造紙企業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與競爭的重要條件,企業能否實現信息化是其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能否生存與發展的重要條件。
總之,“以信息化促進工業化”是中國造紙企業提高生產經營水平的必然選擇。推進信息化改革,實現企業生產活動與經營活動的有效集成;建立數字化透明工廠,成為優化運行、優化控制與優化管理的橋梁和紐帶,這些對于進一步提高中國造紙企業在世界上的競爭能力,將發揮出巨大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