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發生的酒企倒閉僅是冰山一角,未來會有更多的酒企倒閉或被并購。依賴白酒企業生存的紙箱廠也將受到白酒行業洗牌帶來的不利影響,岌岌可危。
資金鏈斷裂老板跑路,酒企面臨“生死劫”
近日,有關“茅臺鎮國珍酒業破產”一事引發業內對酒企的生存狀況密切關注。據報道,茅臺鎮國珍酒業破產,目前還未進入正式的法律程序,但其法人代表喬國珍已經失聯。國珍酒業目前的外債大致估算有4000多萬元,其包裝車間是租來的,目前已經被停封。
幾乎是與“國珍酒業破產”的消息同步,四川臨邛(集團)實業有限公司旗下臨邛酒廠走上拍賣臺。該酒廠占地120畝,有5個大型生產釀造車間,近600個老窖池,酒廠年產酒5000噸,銷售區域遍及全國各地。但如今,臨邛酒廠已經是人去樓空,已停產數月。
其實,早在今年8月,安徽蚌埠市知名白酒企業蒂王集團董事長湯世強跑路的消息就已見諸報端。據媒體報道,湯世強及其投資公司對外負債高達約3.4億元。在業內人士看來,與國珍酒業及四川臨邛酒廠有著共同命運的酒企未來還會有很多,目前被外界所知的僅是冰山一角。
未來1/3酒企將倒閉,明年將迎并購潮
今年7月份,記者走訪茅臺鎮的一些酒企時發現,茅臺鎮上千家酒廠已經出現“斷糧”現象。在貴州仁懷市,今年有八成酒企選擇不再投糧。據了解,國內有18000多家酒企,有執照的大約7000多家,但是前100家酒企的規模占整個酒行業的90%,也就是說市場上存在的17000多家酒企均是小酒企。
資深專家趙禹表示,以前白酒行業競爭無序,如今,正在通過市場無形之手而非政策干預來調整。在開放的市場環境下,產品質量和品牌知名度以及企業的營銷能力都是考驗企業是否能適應調整的幾大因素,預計明年會出現大面積的酒企倒閉或被并購。“雖然這次白酒行業調整不能像啤酒行業那么集中,但也會有1/3的企業退出市場。”而在專家肖竹青看來,明年可能會迎來中小型酒廠特別是基酒廠并購重組的高潮。
酒企大洗牌,這4類紙箱廠將受到沖擊
第一類:行業人士分析,此次白酒行業的大規模洗牌,對行業內嚴重依賴酒企業務的紙箱廠將帶來較大沖擊。在中國,規模小、業務輻射范圍小,依賴周邊企業發展的中小紙箱廠數不勝數,一旦周邊酒企停產或倒閉,這一類中小企業的生產也將受到牽連。
第二類:尤其是當初定位明確,選擇在酒都或者酒鎮附近建廠的企業受到的沖擊會更大。對于未來計劃在酒廠附近建廠或單純依賴某一行業的包裝用戶發展的紙箱廠,也是一個提醒。
第三類:對于寄望年底白酒包裝旺季,來擺脫全年酒包裝業務銷售慘淡的紙箱廠,這種希望可能要徹底破滅了!
第四類:或許,從這一次的白酒行業大洗牌中,紙箱包裝行業可以看到一些方向。未來紙箱行業也將淘汰小、差的企業,東莞今年就已經出臺文件要求年審批生產能力在20萬噸以下的包裝紙生產企業在明年底前退出,山東也緊跟其后,淘汰嚴重污染大戶,而這些都只是一個開始。“小企業的品牌知名度和品質與大型企業相比存在天壤之別,在市場這只無形之手的調整下,小企業必將在大浪淘沙中洗掉。”有行業人士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