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江西省林業廳定點幫扶興國縣龍口鎮睦埠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兼第一書記吳學軍。如今,在村里駐點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長時間的駐點幫扶,讓我和鄉親們打成了一片。每每看到我,村里的鄉親們都會熱情地問候。幫助他們脫貧致富,讓我感受到了作為一名扶貧人的成就和自豪。
睦埠村位于興國縣最南端,是全縣海拔最低處,較差的自然條件一直是全村發展的絆腳石。駐點后,我帶領工作隊通過座談調查,發現村民思想上對發展經濟有畏難情緒。所以,要想搞好扶貧工作,首先要在思想上扶貧,改變黨員和村民的精神面貌。為此,我多次召開黨員和村民座談會,學習黨的路線政策和省委、省政府有關扶貧工作文件,并組織一批敢想敢干的黨員和村民到崇義縣水南村參觀學習,聽取當地村民“靠山吃山”的致富經驗。通過學習,黨員和村民思想上受到極大啟發。
產業不興,經濟不活。調研中,我發現油茶產業扶貧是一條很好的脫貧之路,既有利于油茶產業的科學持久發展,又能為貧困農戶脫貧致富提供根本保證。對此,我因地制宜,發揮林業行業優勢,將精準扶貧與油茶產業發展相結合,探索油茶產業扶貧模式,并于2015年12月建成了一個由村委會與贛州市林科所為經營主體,年產200萬株的油茶苗圃基地。通過租用貧困戶土地,讓貧困農戶進入基地務工,為貧困群眾增收創造條件。目前,基地已完成210萬株的油茶苗嫁接工作。預計2017年3月前可出圃第一批油茶苗,可無償為貧困戶提供苗木,村集體也將再種植100畝高產油茶。
通過我的牽線搭橋,省林業廳先后援助一批風力滅火機、油鋸、割灌機等森林防火器材,并組織創辦森林防火技術培訓班,提升火災撲救能力;對村里1000畝的飛播馬尾松針葉殘次林進行改造,加強古樹名木保護;挖掘整理村內風景林的歷史文化底蘊,把富街村民小組和元街村民小組建設成為省級鄉村風景林示范建設村。
隨著精準扶貧工作深入推進,睦埠村貧困群眾的脫貧勁頭更足,致富信心更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