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市場動態與增長驅動因素 2019—2024 年,印度制漿造紙行業保持著約6.3%的復合年增長率。盡管人均紙張消費量相對較低(約15 kg,全球平均水平為57 kg),但結構性需求驅動因素依然強勁。得益于新教育政策的實施及政府出版物數量增加,印刷書寫紙需求穩步增長。包裝用紙占總成品紙需求的65% 左右,在消費品、電子商務及物流行業增長的支撐下持續占據主導地位(見表1)。生活用紙及特種紙雖在體量上仍屬細分領域,但正在成為增長最快的品類,預計未來10 年的復合年增長率達11%~13%。 表1 印度造紙行業的關鍵指標數據及未來趨勢 
在識字率提升、城市化進程加快、衛生意識增強和包裝需求擴大的驅動下,印度紙業市場預計可于2030 年初達到80 億美元規模。 2 原材料與回收方面挑戰 印度造紙行業對進口紙漿和回收廢紙仍有較高依賴度,有成本波動和供應鏈中斷的風險。印度國內的廢紙回收體系尚不完善,盡管74%~76% 的成品紙由回收廢紙原料生產,但其中僅有約15% 來自本土廢紙回收渠道。 印度的廢紙回收率為25%~28%,低于全球基準水平,優質再生纖維供應受限,回收廢紙價格易受國際市場波動影響,這對印刷書寫用紙、包裝用紙及特種紙生產商的成本結構造成了不利影響。 3 財務趨勢與戰略擴張 經歷2024—2025 財年的利潤率壓力后,印度制漿造紙行業有望迎來復蘇。預計到2026 財年,營業利潤率將提升約200 個基點。這受益于原材料成本的標準化和包裝、教育相關領域的持續需求。 戰略產能的擴張與整合進程正在加速。例如,印度紙板與包裝業務板塊造紙企業ITC 以349.8 億盧比(約合4.1 億美元)收購Century Pulp & Paper,將新增年產能48 萬t,促進了區域多樣化和規模效應。 4 發展機遇與戰略重點領域 為增強印度制漿造紙行業韌性和長期競爭力,如下戰略抓手正在涌現。 回收與循環經濟:通過規范廢棄物收集體系、擴建材料回收設施和增大生產者延伸責任(EPR)框架的執行力度,廢紙回收率將得到較大提升。高附加值細分領域:生活用紙、特種紙、裝飾紙及牛皮紙等品類的增長為提升利潤率和降低進口依賴提供了機遇。其中,裝飾紙市場預計將于2033 年實現擴張。 技術升級:通過自動化、數字化物流平臺及環保制漿技術,可提升企業運營效率和可持續性。 5 新興風險與制約因素 印度制漿造紙行業面臨的挑戰日益加劇:一方面環保法規愈發嚴格,另一方面本地居民對新建工廠的反對聲浪不斷,尤其是在用水和生態足跡等問題上。社區與環保層面的擔憂,正成為新建項目擴張的重要阻礙。 此外,南亞地區緊張的地緣政治局勢導致供應鏈脆弱,特別是東部港口及邊境貿易路線受影響較大。此類中斷或將顯著增加物流成本并導致交貨周期延長。 6 進口壓力與政策應對 2021—2024 財年間,印度紙張進口總量增長68%,其中自中國(增長181%)和東盟國家(增長247%)的進口增幅尤為顯著,這有賴于現有自由貿易協定下的近零關稅政策。低價進口紙張的涌入對印度各主要紙種的國內生產商造成了較大壓力。 對此,印度造紙行業相關人士呼吁: 提高進口關稅(如從10% 上調至25%); 強化質量管控標準(如印度標準局認證); 完善國內纖維和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以增強競爭力。 7 戰略展望 印度制漿造紙行業正在經歷結構性轉型。盡管基礎需求依然強勁,但未來發展將取決于行業能否解決原材料短板、提升廢紙回收效率,并向高附加值、低進口依賴的產品細分領域轉型。印度制漿造紙行業的可持續將日益依賴于能否實現原材料采購本土化、產品組合多元化、清潔技術應用及合規要求適配。這些轉變將決定企業在印度制漿造紙的市場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