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0日,河北省生態環境廳召開“河北省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河北省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積極參與全國碳市場建設、推動降碳產品價值實現延伸擴面、扎實推進國家試點示范,不斷強化重點領域溫室氣體排放控制,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持續下降。 積極參與全國碳市場建設 4個項目160余萬噸碳減排量納入自愿減排交易市場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上線運行以來,河北省積極參與,建立‘核算—核查—復查—幫扶’全鏈條工作機制!焙颖笔∩鷳B環境廳應對氣候變化與對外合作處三級調研員蔣衛寧向記者介紹說,今年以來,河北省已完成2024年度90家發電企業、48家長流程鋼鐵企業、55家水泥企業碳排放報告核查。 針對今年首次納入全國碳市場的鋼鐵、水泥行業,河北省組織開展了碳減排專項服務行動,組織相關專家和技術人員,幫助重點排放單位加強碳排放管理,健全碳管理長效機制,推動低碳技術改造應用,提升全國碳市場履約能力。目前,已完成47家長流程鋼鐵、42家硅酸鹽水泥企業的專項服務,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在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建設方面,河北省深入參與體系建設,先后組織編制報送蘆葦碳匯、農林生物質能發電兩個CCER方法學。同時,積極組織項目開發。今年以來,張家口市塞林生態萬全區造林碳匯項目、河北省御道口防護林造林項目、豐寧縣嘉元碳匯國有林場防護林造林碳匯項目、張家口市塞林生態市國有林場造林碳匯項目4個項目在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注冊登記系統及信息平臺完成公示,預計計入期總減排量160余萬噸。 今年5月,北京綠色交易所有限公司與雄安綠碳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為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建設提供全流程、高質量服務。 河北推動降碳產品價值實現延伸擴面 首次將造紙、化工、平板玻璃行業納入碳抵銷范圍 2021年9月,河北省探索建立降碳產品價值實現機制,不斷健全降碳產品核算方法學體系,有序開發降碳產品項目,推動降碳產品價值實現延伸擴面。 “河北省扎實做好降碳產品項目審核、備案工作,2021年以來,共受理項目40余個,其中27個項目順利通過評估,涵蓋林業碳匯、光伏發電、被動式建筑、農林生物質發電、濕地草原等多種類型固碳或降碳項目。”河北省污染物排放權交易服務中心副主任吳榮霞介紹說,河北省降碳產品項目減排量用于公益碳注銷、重點企業碳抵銷等活動,推動企業提升降碳減污意識,加強碳排放管理。 這些降碳產品項目如何實現價值轉化? “鑒于發電、鋼鐵、水泥等行業已經納入全國碳市場交易,為與全國碳市場建設相銜接,這些行業不再參與河北省降碳產品價值轉化!笔Y衛寧介紹說,為推動降碳產品價值實現延伸擴面,今年,河北省創新研究制定造紙、化工、平板玻璃行業碳排放基準值,出臺年度降碳產品價值實現碳抵銷實施方案,首次將上述3個行業重點排放單位納入碳抵銷范圍。 今年8月23日,河北省在承德市舉辦降碳產品價值實現工作座談會暨第六批集中簽約活動。活動現場,河北省對積極參與降碳產品價值實現、購買降碳產品用于碳抵銷的河北正大玻璃有限公司、唐山市冀灤紙業有限公司、保定恒信紙業有限公司等9家企業代表進行了授牌,推動生態產品價值轉化與企業綠色低碳轉型雙贏。 為確保項目的真實性、唯一性和額外性,河北建立了統一的專業化、電子化“河北省降碳產品價值實現服務平臺”!捌脚_可實現注冊登記、交易公告、交易實施、價款結算的全流程線上交易,同時,為鼓勵社會各界積極參與降碳行動,暫不收取任何交易服務費!焙颖杯h境能源交易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王浩瑀介紹說。 扎實推進國家試點示范 氣候投融資試點保定市對接融資金額達314.6億元 在試點示范方面,河北省保定市入選全國首批氣候投融資試點,河北雄安新區、保定市和秦皇島市入選全國氣候適應型城市試點,唐山、邯鄲鋼鐵產品和保定(高陽)紡織品入選國家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試點。 圍繞氣候投融資試點,河北省指導保定市全力打造“城鄉融合、藍綠融城、產融結合”的氣候投融資模式,建立氣候投融資項目庫,引導銀行機構創新氣候信貸產品,拓寬企業與項目抵質押品范圍,探索搭建氣候友好型企業融資對接平臺。目前,平臺已入駐金融機構31家,發布綠色金融產品59個,注冊企業504家,對接融資金額314.6億元。 圍繞氣候適應型城市試點,河北雄安新區、保定市和秦皇島市結合地域環境特點,深入開展基礎研究,加強監測預警和風險管理,增強經濟社會系統氣候韌性。目前河北省正在研究制定省級層面支持試點建設的若干措施。 圍繞產品碳足跡認證試點,試點地區完善工作機制和配套措施,開展主要產品碳足跡核算,探索建立碳足跡核算方法體系。此外,河北省還積極推進高爐—轉爐長流程鋼鐵產品、電爐短流程鋼鐵產品2項團體標準編制。 蔣衛寧表示,河北省將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積極參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兩個市場建設,抓好三類國家試點示范建設,持續推進重點行業產品碳足跡、碳捕集利用與封存、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排放控制、碳普惠等四個方面工作,確保完成全省“十四五”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20.5%目標任務。
|